【转载】搭建一座属于你的数码花园
【转载】搭建一座属于你的数码花园
Last edited 2022-5-31
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, 原文地址 mp.weixin.qq.com
作者 L先生
notion image
本文共有 5000 字
如果觉得页面很长
那是因为留言很多
这两天腰的老毛病又有些犯了。到医院看了下,被嘱咐说还是要加强锻炼。
所以,今天请容许我稍微偷个懒,就不写太复杂的文章了,讲一些轻松愉快易消化的吧。: )
一个多月前,我发了一篇文章,叫做 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。文章发出后,许多人对**「数码花园」**的概念感兴趣。
那么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,我自己是如何践行这个理念的。
notion image
什么是「数码花园」?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每一天,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新信息和新知识。这些信息和知识,如果只是靠大脑去记忆的话,那太浪费了,很可能你能够留下的,只有不到万分之一。
所以,就有必要把它们记录下来 —— 这也是我在 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中讲到的主要思想。
记录下来之后呢?如何让这些信息发挥作用,真正地作用于我们的生活,而不是停留在仓库里,蒙尘,积灰,最终连我们自己都忘了曾经拥有过它们?
这就需要通过一些思维习惯,对它们进行检视、加工和处理。就像一座花园一样,把每一个想法、念头、信息,看作一颗种子,去悉心照料它们,嫁接它们,让它们长出新的枝条、结出果实,与别人分享。
今天的文章,我会跟你分享几个习惯,来跟你聊聊,我是如何搭建我的「数码花园」的。
注意:这些习惯,用任何软件都能够实现。印象笔记、Onenote、Notion、有道云笔记,乃至于 Roam Research、Obsidian…… 都可以。按照你自己的喜好,用最顺手的就行。
纸笔可以吗?比较难。我个人不太建议过度依赖纸笔(我自己主要用纸笔当草稿,画图),尽量还是用数码笔记比较好。
这里要提一下:这些习惯,我自己已经践行了很多年,只是一直缺乏一个「名字」来把它们总结起来。恰好前阵子在网上闲逛,发现「数码花园」这个概念,感觉很适合,就借用了过来。
所以,如果你在其他地方看到的「数码花园」跟我这里讲的不一样,这很正常,因为我只是借鉴了这个名字而已。
你不一定要沿用这些做法,因为它们是高度个人化的,需要结合自己的需求、喜好和工作习惯才有用。
但我希望,它们能给你一些启发,帮助你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思维。
notion image
1. 培育:写作箱和点子工厂
上一篇文章里,我提到「要努力平衡 IPO 模型的流通」,亦即在学习、思考的同时,也要把自己通过输入和加工的内容进行输出,比如写作。
很多朋友在问:如何培养写作的习惯呢?是要每天固定抽出一段时间,来写一篇一千字的文章吗?
其实不用的。更好的方式,是把碎片写作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之中。
我在笔记本的「Inbox」模块中,会留出一页笔记,把它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(以印象笔记为例,就是放入「快捷方式」),起名叫做**「写作箱」。**
任何时候,当我脑海里产生一些有趣的、连贯的句子时,我就打开这页笔记,把它们写下来。
这些内容,可能是对正在阅读的内容的理解和评论,可能是对手头某项工作、某个项目的想法,也可能是对某个事件的一段观点、看法……
不用考虑,直接写到里面。
写完之后,再定期把里面的内容进行分发,转移到它该去的地方,然后在写作箱中留下一条记录,表示处理完毕。
举个例子:
前几天我在沙发上读一本推理小说,读完一个故事,发现它用了一个非常少见的诡计,又用一个场景和铺垫把这个诡计合理化了,细节很到位。我就立刻起身到电脑面前,把我脑海里这段话敲下来:
读了 XXXX,用了跟《XXXX》一样的诡计,亦即「……」,很有意思!
技法是:……
亮点在于:……
随后,过了几天,当我想进一步完善我的「推理小说诡计大全」项目时,我就可以把这段话剪切、粘贴进去,作为一个经典案例。这就是「分发」。
分发之后,我再在写作箱里面留下一条记录「200815:读《XXXX》有感」,然后用笔记内链功能建立链接。这段内容就处理完毕了。
这样,日积月累,等到年底,再把这页笔记标题改成「2020 写作箱」。那么,任何时候点进来,你就可以看到你自己一整年思考、记录的成果,全部都在里面。
这种感觉非常棒。
不止如此。平时你在阅读、思考、学习中,碰到任何有意思的碎片信息,都可以把它们放进来,让它成为一个**「点子工厂」,**方便自己写作的时候,碰撞出新的灵感和想法。
举个例子:我上周日给团队和合作伙伴提了一个创意,并让他们去落实安排。这个创意是怎么想到的?当然不是凭空想到的,而是归功于我在几个月前丢进「写作箱」里面的一个小小的案例。
我有一个小小的习惯。哪怕没有想写的东西,我也会习惯性地打开这页写作箱,在里面上下滑动寻找灵感,构建联系。一旦产生了点子,就地把它写下来,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,就能用到。
所以,如果你在生活中,也经常碰到这些「看起来没用,但以后也许有用」的东西,怎么处理呢?不妨都把它们丢进这个写作箱里,让它们成为「点子工厂」的原材料。
也许你不经意放进来的一个点子,就会成为日后一个有趣想法的契机。
notion image
2. 整理:用主题联结知识点
经常有朋友问我,说:老师,我也按您的「INK-P」体系做知识管理,做了很多知识卡片,都放在 Note 里面,但是怎么分类呢?是按照学科和领域来分类,像社会学、心理学、经济学、神经科学、计算机科学…… 这样吗?
其实,我一直秉持的都是一个观念:不要给知识卡片分类。
为什么呢?因为分类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的区隔,它仍旧没有脱离「囤积」的思维习惯 —— 把东西储存起来,然后分门别类放进一个个抽屉里,贴上标签……
一定不要这样做,这样你得到的,只是「死知识」。一定要让知识流动起来才有意义。
如何流通起来呢?我的做法,就是把孤立的知识点,变成一个个大的主题,通过主题的索引来统摄、梳理这些知识点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:我平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,可能会接触到很多关于「意识」的知识点,留下很多相关的知识卡片。比如:
  • 「科学家一度认为屏状体是意识所在的区域」
  • 「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:IIT 理论」
  • 「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:GWT 理论」
  • 「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吗?」
  • 「IIT 和泛心论」
……
如果按照分类的思维,这些知识卡片,可能分别散落在心理学、计算机科学、哲学的分类下,但我不会这样做。我会在 Knowledge 里面新建一页笔记,叫做「意识」,然后把这些知识卡片放进去。
怎么放进去呢?我会先划分出这页「意识」主题的框架,再通过笔记内链,把知识卡片的链接放进去。像这样:
  • 意识的定义:……
  • 意识的两大流派:
  • 「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:IIT 理论」
  • 「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:GWT 理论」
  • 意识研究的最新进展:……
  • 关于意识的研究史(已被推翻):「科学家一度认为屏状体是意识所在的区域」
  • 其他学科对意识的探讨:
  • 哲学:「IIT 和泛心论」
  • 人工智能:「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吗?」
……
那么,任何时候打开这页笔记,我就可以一目了然:我对「意识」这个主题所有的积累和收藏,都在这里。
未来,如果我获得了关于「意识」的新知识,我就会思考,它可以放在这个主题里的什么位置?然后再把它放进来。
更进一步,如果我想写一篇以「意识」为主题的文章,我就可以把这个主题转化为一个「项目」。
也就是说:在 Project 模块里新建一页笔记,把文章的思路、灵感和结构放进去,再去搜索、查证资料,添加参考文献和出处,把这个「项目」补充完善。
随后,文章写出来了,再把文章的数据,读者的反馈,我自己的感受等等补充进去,作为对这个项目的复盘。
这就是一整个**「Inbox → Note → Knowledge → Project」**的流动过程,也是知识从被我收集,到整理,到输出应用的过程。
这样,你的知识库就可以一直保持生命力,保持流通,不断生长出新的成果。
notion image
3. 嫁接:寻求信息的可用性
创造力的本质是什么?就是点子的碰撞。信息跟信息之间通过联想结合到一起,串联成一条线、一张网,所构建出来的成果,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「创意」。
这是大脑特有的功能。因为在大脑中,每个想法同时都拥有很多「接口」,可以帮助我们把它们跟别的想法对接、串联起来。
但是,当我们把这些想法书面化,记录到笔记里,这些接口就会丢失了。
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。
如何改变这种现象,让这些想法继续活跃起来呢?一个有用的习惯是:记录的时候,为每个想法预留下「接口」。
具体来说,我每做好一张知识卡片,都会在上面留下一些**「钩子」。**什么叫「钩子」呢?就是我能够联想到的、我有可能会「用到」这张知识卡片的场景。
它可以是一些相关的、别的知识卡片,也可能是一些短语。
举个例子:比如我做了一张知识卡片,叫做「Nozick 的体验机器」(见:什么样才是好的生活?)。那么我会想到:我们固然不希望进入体验机器,但我们又怎么能知道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呢?
那么我就可能在「钩子」里面写上:「模拟宇宙」「虚拟世界」「缸中之脑」。这些就是它的「接口」。
那么,如果我以后想写一篇文章,来讨论「我们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」,就可以通过搜索「模拟宇宙」,来跳转到这张知识卡片,从而把它纳入到视野中,作为一个素材。
当然,如果你用的是具备双向链接功能的软件,比如 Roam Research 或 Obsidian,那就更简单了。点一下「模拟宇宙」,你就能看到所有关联了「模拟宇宙」这个词汇的笔记,非常方便。
另一种方式,你也可以事先想好「这张卡片可能在什么场景下用到」,然后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留下接口。
比如我在上一篇文章 思考,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 中,提出了一个「IPO 模型的 5 种负面模式」,我可能就会想到:如果以后有读者来咨询一些学习上的问题,不妨首先用这个模型来做一个诊断。
那我就可以写上:「学了很多东西总是记不住」「如何高效学习」「让信息流动起来」…… 再标上「试一试用它来诊断」。
这样,我只要搜索其中的关键词,就可以定位到这页笔记,从而把它「用起来」。
这个环节就像「嫁接」。只有当信息被串联起来,能够适应你的需求和想法去应用,它才是有价值的。
notion image
4. 灌溉:保持思维的鲜活度
一段信息如果只是记录下来,不时刻去复习、检视,它很容易就会从你记忆里消失,你会完全忘记:你曾经记录过它。
这也是很多人做知识管理的一个毛病:只注重收集,不注重整理和复习。用 IPO 模型来说,就是只有输入,缺乏了加工和输出,亦即「松鼠模式」。
想一想:如果你栽下一棵种子,它长出枝叶,你却疏于照管,会怎么样?
它很快就会枯死掉,从而失去生命力。
那么,如何让自己记录下来的信息,能够得到及时的浇灌和照顾呢?
一个简单的办法,是给它们打上标签,再定期通过标签来回顾。
比如:你今天读了几篇文章,做了几张知识卡片,那么不妨都给它们打一个「待回顾」的标签。再每天、每周拨出一段固定的时间,专门用来复习这些「待回顾」的内容。
等到复习了好几次,已经把它们都记住、理解了,再把标签去掉。
善用标签功能,可以搭建出非常灵活的使用方式。
比如:你在笔记本里记录了很多生活中需要用到的信息,比如卡号、密码、备忘录…… 那就可以给它们打上一个标签「备忘」,要用时点这个标签,就能抵达。
下个月有一场活动,你需要收集很多资料,那么不妨给这些信息标上「活动名」作为标签,方便你整理的时候一键筛选出它们,再把它们具体安排进「Project」项目笔记里。
诸如此类。
简而言之:我的知识管理体系,大体上是这样的:文件夹结构上,采用 INK-P 作为信息流,使得信息更好地流通。标签结构上,则采用「场景」来设计标签,让我在需要的时候,能够第一时间筛选出对应的信息。
这两种方式的灵活组合,能够让你的思维始终保持鲜活,让信息始终能派上用场。
notion image
5. 收获:记录下一年的点滴
最后,就是收获的环节。
每一年,我都会在笔记本里留下一页「本年度大事记」,记录下这一年我经历的事件、做的事情,以及每个月的重点提炼。
notion image
「个人」下面有很多项目,折叠了起来
「每日生活」月份下面是当月的精华,也折叠了
另外,这里是不全的,年底还会再汇总
每一年的式样和工具都不尽相同,但思路是大体一致的,大概包括这些内容:
  • 今年我经历了什么事件?
  • 今年我完成了什么项目?
  • 今年我收获了哪些想法和行动?
  • 每个月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值得被记住?
它本质上是一个总的索引。点击里面的每一块内容,就能跳转到对应的页面。
一年下来,所有的点滴,所有的收获和成长,就都在这里了。
我的生活记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,我从来都不喜欢那种过于复杂、详细的记录,比如:每天每个小时都做了什么,坚持了哪些习惯,打卡记录、健康记录、生活量化、每日打分…… 那种我一天都坚持不下去。
我更喜欢的,是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,鸟瞰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和成长。一周,一个月,半年,一年,三年,乃至十年。
像今年,健康可能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领域,那我就会在 2020 - 事件 - 个人 下面,留下一页「2020 健康状况」,记录下这一年我对身体的感受,以及调整和矫正的尝试。
同样,下半年我可能会优化智识营,出智识营 3.0。那我就会在「Project」模块里不断去维护「智识营 3.0」这页项目笔记,包括日积月累的素材,不断产生的优化想法,录制课程中的心得、感受和「以后备用」的东西…… 再把它链接到 2020 - 事件 - 个人 下面,让自己清楚地看到:围绕着智识营 3.0,这一年我都做了些什么。
这些,都是我作为一个主体,在这个世界上活过的痕迹。
也是我用来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,能够给我成就感和胜任感的动力来源。
notion image
——  闲聊时刻  ——
今天的内容比较简单,希望能给你一些落地、实践的启发。: )
关于 INK-P 流程,可以看这里:
关于知识卡片,可以看这里:
另外,你也可以在公众号 - 菜单栏 - 精选文章 - 文章搜索里面,搜索关键词,找到我之前的文章。
最后来一个互动小问答吧:
别忘了要「真的去行动」才有用喔。
notion image
也可以读读这些文章:
THE END
  • 晚 安 -
notion image
作者 L先生
  • 思考
  • 工具
  • 知识管理
  • 一个不规则的提取引发的 PowerQuery 中的 M 语言的练习PowerBI中按某一字段拆分另外一个字段的解决思路
    Catalog